轩辕台
在灵宝市阳平镇涧沟村东南,涧沟河与夸父河交汇处有一座突兀且形似覆斗的小山头,有人形容它为“截顶金字塔”。山脊上有一圆一方两座土台,当地人称其为轩辕台,相传是远古时期轩辕黄帝祭祀天地的神圣场所。
史料记载,黄帝为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始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他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被载入史册。
轩辕黄帝一统华夏后,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为了铭记这一历史时刻,黄帝除了在荆山脚下开山采铜,铸鼎铭功之外,还将正对着铸鼎原的从东向西的三座山头,分别命名为蚩尤山、轩辕台和夸父山。
轩辕台上南边是一个圆形夯筑土台,北边有一个长方形夯土台。圆形夯土台是按金、木、水、火、土“五行”要求,用白、黄、灰、褐、红五色土夯筑起来的,然而方圆百里内根本找不到这样的五色土。
当地群众口口相传,轩辕黄帝在这里祭祀时,天上的神仙运土夯筑成台。还有人说是轩辕黄帝统一中国后,由部落首领从各处领地运来的各色土夯筑的,代表着四面八方,华夏一统。因为轩辕黄帝率领众多部落在圆台上祭天、在方台上祭地,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才有了“天圆地方”之说。
千百年来,当地流传着很多与黄帝有关的民间传说,如“黄帝战刑天”“嫘祖采桑养蚕”“灵宝黄帝岭”“苗人敬犬”等。这些民间传说,或有典籍记载,或经百姓口口相传,在灵宝家喻户晓。
如今的轩辕台,气势恢宏的祭祀场面早已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远去,远古时期的辉煌也早已成为历史。但是,轩辕黄帝的历史功绩是永存的,后世当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