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東都——唐代洛陽文物精品展」於山西青銅博物館開展,百余件(組)河洛區域出土的各類唐代文物,再現大唐盛世都會風貌。
該展覽展出文物包括陶器、金銀器、石刻造像等,其中,國家一級文物20余件(組)。三彩鎮墓獸、三彩駱駝、三彩菱形紋罐等「唐三彩」展品,釉彩之光越千年;波斯銀幣、黃綠釉執壺胡俑、彩繪陶羅馬人頭像等展品,大唐氣量貫古今。
作為中國古代陶瓷燒製工藝的珍品,「唐三彩」展品備受觀展民眾喜愛。「唐三彩」全稱唐代三彩釉陶器,因洛陽「唐三彩」出土最早、最多,亦有「洛陽唐三彩」之稱。據考古界的發掘,絲綢之路沿線的地中海、西亞等區域,都曾出土過「唐三彩」的器物碎片。
唐朝以西都長安、東都洛陽、北都太原為三京,當時,洛陽貫通南北大運河,連接東西方絲綢之路,胡商雲集,為富貴的世界大都會。史載:「全國之舟船所集,常萬余艘,填滿河路,商販貿易,車馬填塞」。
「東都洛陽留下的豐厚文物,復原了盛世的唐人生活樣貌,復原了絲路繁榮、胡漢交融、萬國來朝的盛景。」山西博物院副院長趙誌明介紹,本次展覽通過「唐代洛陽城」「唐代的社會生活」「唐人的崇奉與葬俗」等單元,對唐代洛陽的都會盛況予以多角度出現。
展覽現場,不少女人聚集在女俑等展品前,討論著女式、服飾。一幅「唐代婦女化裝順序圖」招引了不同年齡段的女人圍觀,其所展示的唐代女人化裝需經敷鉛粉、抹胭脂、畫黛眉、貼花鈿、描斜紅、塗口脂等一系列程式,引來陣陣驚嘆。
本次展覽由山西博物院主辦,洛陽博物館、河南博物院、龍門石窟研究院、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偃師商城博物館等協辦,展期至12月17日。其間,山西青銅博物館將推出唐舞扮演、360全景展示、線上直播講解及唐風「雅集」、線上打卡等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