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剧场,学生们扮演原创舞台剧《盛世欢歌》。当晚,我国国家博物馆联合我国传媒大学共同出品的首部文物活化原创舞台剧《盛世欢歌》在国博剧场演出,让熟睡了两千年,现收藏于我国国家博物馆的明星文物“伐鼓说唱俑”穿越两千年,“活”在国博剧场的舞台上。
《盛世欢歌》以中华五千多年文明为底色,以汉代的伐鼓说唱俑为切入点,经过三个单元故事、四个场景、数十年光景,生动再现生活在汉代社会底层的俳优人的生命起伏,跌宕境遇和悲欢离合。“《盛世欢歌》是咱们文物舞台活化的首次测验。”我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文物活化工程领导小组负责人说。
《盛世欢歌》活态创演的特色,恰恰在于“融”和“趣”。既有陈旧与年轻的交融,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也有文博与教育的交融,以及各种艺术手法的交融。一起,抓住了说唱俑最大的本领——有趣喜乐,无论个人经历怎么起伏,始终保持达观的生活态度,把快乐带给观众。
伐鼓说唱俑代表中华文化最早的说唱形式,折射出曲艺和戏剧开始的形状。舞台剧《盛世欢歌》表现形式多元,在“新古典主义”色彩中,让熟睡千年的伐鼓说唱俑在今世舞台上苏醒,让收藏文物在舞台“活起来”“潮起来”“传下去”。本剧也是我国传媒大学服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开展重大文化战略的孵化项目。
《盛世欢歌》的扮演过程中,传统的杂耍、说唱、戏剧等扮演艺术与现代话剧、歌剧、音乐、舞蹈、相声、说唱等艺术交融,将东汉说唱艺术中的诙和谐其蕴含的达观精神,经过年轻演员传承、复生、展现给观众,让静谧两千年的文物在我国国家博物馆的舞台活起来。